.jpg)
举办时间:9月
举办地点:孝感
详细介绍:
首届中国(孝感)汉字书写节在中国孝感隆重举行
戊子金秋,惠风和畅,丹桂飘香;环水之滨,文昌阁下,笔歌墨舞。中国文化史上的盛举、以中华孝文化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孝感)汉字书写节在全国示范职院建设单位——湖北职院文昌广场隆重举行。在“弘扬孝文化,写好规范字”万人笔会现场,书法获奖方队、感恩信获奖方队、老年书法家方队、公务员方队、武警方队、公安民警方队、湖北职院教师方队、湖北职院大学生方队近1万人端正而坐,运笔造型,“有动于心而书之”,领导嘉宾、专家学者、青年学子、白首皓翁一起描绘孝文化灿烂明天。
出席首届中国(孝感)汉字书写节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庞中华,中共孝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关春,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子林,孝感市人民政府市长梁伟年,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罗丹青,中共孝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栾春海,中共孝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聂利军,孝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姜益泉,孝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黎虹,孝感市政协副主席喻友安,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盛仁,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彭汉庆,中共孝感市委副秘书长胡益荣,孝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万振涛,中共孝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邱启明,共青团孝感市委书记沈磊,孝感市教育局局长蔡诗红,孝感市文联主席曾忠安,孝感市邮政局局长喻泽康,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程德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万由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朱虹,中国硬笔书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张华庆,中国硬笔书协副秘书长、《中国硬笔书法》杂志主编柳长忠,中国硬笔书协副主席、河南省硬协主席司马武当,中国硬笔书协艺术指导、上海硬协副主席顾仲安,中国硬笔书协艺术指导、湖北省硬协副主席张秀,中国硬笔书协主席团委员、江苏省硬协常务主席王惠松,中国硬笔书协主席团委员、安徽省硬协主席薛祥林,中国硬笔书协副秘书长、河北硬协主席寇学臣,中国硬笔书协艺术指导谢非墨,中国硬笔书协副秘书长、辽宁硬协常务主席李冰,中国硬笔书协主席团委员、吉林省硬协主席蒋凤云,中国硬笔书协副秘书长、辽宁硬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熊杰英,香港亚洲电视《文化风情》主持人、香港硬笔书法家协会艺术指导王明青,中国硬笔书协副主席、四川省硬笔书协主席、原新华社四川分社常务副总编、副社长李书忠,中国硬笔书协副主席、宁夏硬笔书协主席李景杭,中国硬笔书协副主席、陕西省硬笔书协主席高继承,中国硬协副主席刁品纯,中国硬笔书协主席团委员、天津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孙玉田,湖南硬协副主席孙乔刚,广西硬协副主席黄大业,贵州硬协常务副主席时宏国,贵州硬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林海,江西南昌硬协主席刘旭光,海南省硬协副主席高方荣,哈尔滨市硬协主席王学升,内蒙古硬协常务主席吴全仁,温州硬协主席朱胜勇。
中共孝感市委书记黄关春讲话。湖北职院党委书记张盛仁致欢迎辞。
首届中国(孝感)汉字书写节历时八个月。今年三月,百万青年写感恩信活动全面铺开。面向全国的书法大赛吸引了中国书法界名流和书法爱好者。9月,书法大展在湖北职院举行。中华孝文化指定书写内容由专家从历代和现代文化书籍中选定,如《论语》、《孟子》、《荀子》、《孝经》、《后汉书》、《三字经》、《二十四孝》等;部分领导人的题词、观点;孝感近几年研究成果,如《孝文化研究》、《中华孝文化》、《千古孝子黄香》、《孟宗的故事》;《新时期共产党员道德建设读本》、《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等也是指定的书写内容。
首届中国(孝感)汉字书写节由孝感市人民政府、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办,中国孝感市委宣传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承办。首届写字节,以书写中华孝文化主题内容为特色,以组织百万学生写感恩信为主体,以万人书写好规范汉字为平台,以主办硬笔书法大展为推动,通过书法展示汉字和中华孝文化的魅力。
汉字作为以字形为基础和以形表义的文字系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独特的文化与艺术魅力绵延几千年闪烁着特有的光彩。举办汉字书写节,是中国文化乃至书法史上开先河之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部署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之具体现,写好规范汉字,弘扬中华文化,两者完美结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与中国汉字书写艺术之传承与发展、于提高全民族汉字书写水平、于“孝文化”之弘扬与光大、与中华孝文化城市之打造与远播、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和提高中华民族的国际影响力,都均颇具深远意义。
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教育家,当代硬笔书法教育的创始人之一庞中华先生,即兴表演硬笔书法,赢得全场欢呼。庞中华高兴地说:写漂漂亮亮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湖北职院很多家长、老师、同学越来越重视写字教育,不少学生写字达到相当水平,我们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今天在这里隆重授牌湖北职院“中国汉字硬笔书写教育基地”。庞中华先生自1980年以来,有400多种字贴和专著在海内外发行,曾应邀在中央电视台开办《硬笔书法讲座》和《庞中华硬笔书法艺术讲座》,他创办的庞中华硬笔书法函授中心及函授学院,迄今已培育学员120万人,他的硬笔书法,清丽秀逸,自成一家,被称为庞体。
全国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谭之平,现场提笔挥毫“自强不息,感恩奉献”八个字,以此倡导扬孝文化、写中国字。谭之平是在中华孝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是湖北职院一大批感恩典型中的杰出代表。
首届中国(孝感)汉字书写节上,以孝文化为主题的高水平的文艺演出,深深感染了观众。我们将央视青歌赛孝感籍女歌手赵静请回家乡,她将以深深的乡情为我们演唱《开门见喜》。孝感是天仙配故事的起源地,黄梅戏演绎的天仙配家喻户晓,在孝感听黄梅戏名家唱天仙配的故事,可谓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杨俊为我们演唱《天仙配》。一曲经典天仙配,感动全场孝子心。央视青歌赛金奖选手王爱民、王爱华兄弟的组合演唱《细碗莲花》、《花咚咚姐》;大地一片金黄是一片好风景,天空一片蔚蓝是一片好风景;万人齐书孝文化是一片好风景,满场洋溢的孝心更是最美最美的风景!省歌舞剧院青年演员李芳芳、张红奉献女声二重唱《好风景》。民歌是孝感人民喜爱的文艺形式,父亲是讲究孝道的孝感人民行孝的象征,用民歌来歌唱父亲,孝感人民一定会把这个父亲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心坎里。省歌舞剧院一级演员黄竣先生为我们演唱《父亲》。央视青歌赛参赛选手杨娟等将带来比兹卡组合《土家土》、《直尕多、里尕多》。孝亲敬老,让我们的家庭其乐融融,远离苦涩,孝亲敬老,让我们的社会洋溢文明,收获道德;孝亲敬老,是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基石,只有孝亲敬老,才会有一个和谐的中国!女青年歌唱家郭晓蕾为我们奉上了精彩的独唱《和谐中国》。
首届中国(孝感)汉字书写节时间长、规格高、范围广、规模大、从5月份起,100万青少年学生参加了“扬孝德文化、写硬笔书法”为主题感恩信书写活动,其中遴选10万件青少年学生优秀感恩书信参加评选活动。社会民众和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入,有许多父母和孩子共写感恩信,共话感恩情,今天在万人笔会现场的 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个代表。此次活动,共评出感恩信(硬笔书法)获奖100名,优秀奖300名,鼓励奖1000余名。评出感恩信(优秀作文)100名,优秀奖300名,鼓励奖1000余名。
在组织书写感恩信的同时,发起了首届中国(孝感)汉字书写节暨第三回中国硬笔书法大展活动,以“孝文化”为题材,用硬笔书写工具,鼓励艺术创新自创“孝文化”题材诗词,也指定了许多“孝文化”诗词、楹联、文赋及古今孝子故事等具体内容。共收到参展作品2万余件,评选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7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300名,这些优秀作品,均出自各地名家高手,其间既是有年逾古稀的老者,也有稚气未脱之少年,参与者之众,范围之广,为历来展赛活动少见。抒怀赋诗,泼墨寄情。件件精品,展出了作者对民族书法文化传统之心,体现了作者对孝德文化光大之意,同时展示了作者临池不辍、矢志苦练之良好功力。这些精品都被湖北职院图书馆收藏,陈列于万人笔会现场周边,形成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学习书法可以使大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书法的基础是汉字。把文字书写发展成一门独立独特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功能,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梁启超认为,世界公认的美术包括图画、雕刻、建筑三种。中国于三种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写字。“各种美术之中,以写字为最高。旁的所没有的优点,写字能表现出来。”我国书法艺术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影响了日本、韩国等国家,在那里同样形成了重视汉字书法艺术的文化传统,这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大贡献。学习书法,了解它在历史文化及人类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自信力会油然而生。
学习书法、练习书法可以激发大学生对我国劳动人民的尊重之心。书法艺术史是同我国社会发展史,包括经济史、科技史、文化史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书法艺术的每一进步、每一创新、每一成果,都是当时劳动人民和艺术家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例如甲骨文是当时人祭祀、占卜活动的记录,又给后人留下了最早的极为精美的书法艺术作品。甲骨十分坚固,当时尚无冶铁技术,用什么样的坚硬尖锐的工具在甲骨上刻下如此精美的文字,可能仍是一个谜。青铜器上的金文使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时期,同时也标志着青铜冶炼技术的成熟和高超。人们熟知的文房四宝成为后来书法艺术离不开的最重要的工具和载体。但纸墨笔砚形成的巨大产业,其技术的娴熟和不断提高,同样具有很高的科技和工艺技术含量,成为我国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利用这些物质产品,艺术家们进行了精美绝伦的书法艺术创造,令人叹为观止。学习书法,体味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并由此了解书法的特殊工具材料,我们怎能不产生敬佩感激之情。
古今书法家的人格、人品可以成为大学生的做人楷模。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神内涵,同中国历史发展中展现的民族气节、民族精神是完全一致的。书品如人品,书格如人格。古人重视书品、人品结合,崇尚德艺双馨。“人重于书,苟非其人,虽工不贵”。好的书法,首先是人格魅力的表现,其次才是作品本身的美。只是字写得好算不上书法家。凡是流传下来的被后人称道的书法家,大都具有高尚气节、壮伟人格和美好德操,他们的书法作品和他们的人品、人格,同时被人民喜爱、肯定和颂扬。学书当学颜。人们喜爱颜书,不仅因为字好,更看重他的人格。颜真卿立朝为官,刚正不阿,敢于秉义直谏。在奸臣排挤之下,更显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安禄山造反时,颜鲁公“临大节蹈之无贰色”,敢“以乌合婴其锋”。其书法也雄厚端严,奇伟秀拔。臭名昭著的奸相蔡京,字很好,“宋四家”苏黄米蔡之蔡,原指蔡京。由于后人恶其为人,“黜蔡京而进蔡襄之名”。秦桧字也很好,但没有人喜欢和赞扬他的字。他们的书法连同他们的为人一同遭到后人唾弃。岳飞的《满江红》很多人学习传抄,因为字确实好,同时也因为他是民族英雄。近现代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提倡“藏书于民”,为人作书不计酬劳。卫俊秀先生为人高风亮节,忠厚谦和,对求书者认真回报,一丝不苟。启功先生品格高尚,其人其书,都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等等。此类事例,不胜枚举。学生在学习书法中,既以这些书法家的字为学书楷模,又以他们的人格为做人榜样,学习和发扬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
书法的书写内容,可以成为大学生最简洁而丰富的精神营养。书法作品字要好,内容也要好。书法作品的内容,除了尺牍碑铭等专门用途的之外,多数是好诗好句、格言警语。毫无疑问,书法作品都会选取积极向上的励志励行的美好诗文。人们常见的最喜欢的文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强不息,厚德载福”、“德不孤,必有邻”、“天道酬勤”、“视民如伤”、“八荣八耻”、“孝老爱亲、感恩奉献”,等等。既可以体现书写者的人生观念、价值取向,又可以通过艺术的视觉刺激,潜移默化地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境界。就是一些没有明显教育意义的写山水风景、怀人怀乡等的诗句,也可以让人通过审美起到育德等的作用。
书法艺术的哲学美学原则可以引导我们做人、做事。书法艺术的哲学美学原则,与做人做事的原则是相承相通的。学习书法可以启迪人怎样更好地做人做事。中国哲学强调阴阳对立统一,两极协调中和,由此派生出有无相生、刚柔相济、高下相倾、斜正相倚、前后相随、难易相成等哲学概念。将此运用于书法艺术,则讲求藏露、方圆、中侧、纵收、疾涩、提按、映带、疏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黑白(计白当黑),气息贯通,等等。这些既是书法哲学美学原则,同样也是做人做事的艺术。中国传统文化讲中庸之道,过犹不及,执其两端而取其中;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强调做人要厚重诚实、宁静致远;处事要思考全面,处理好上下左右、前后、远近、长短、深浅、快慢、巧拙、形实、文质、宏中微观等各种关系。这些是做人的艺术,也是书法艺术的要求。书理、人理、事理是完全一致的。通过书理学习人理、事理,更易理解和接受。
现代人普及书法水平是民族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中华民族来说,书法水平是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标志,也是教育质量的一个标志。一个中国文化人,至少应该会说中国话、会写中国字,并且尽量说好中国话、写好中国字。书法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功和必修课,其中蕴含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项元素,可以促进各科学习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届中国(孝感)汉字书写节是第五届孝文化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届孝文化艺术节,由孝感市人民政府举办,是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题,以创新优秀传统孝文化为特色,以纪念重阳节为契机,以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为目标,旨在打造国际孝文化的讲台,展示中华孝文化建设的舞台和孝老爱亲、思想道德建设模范评选表彰的平台,建设孝文化的传承、研究、教学、培训基地,青少年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为建设经济强市、构建和谐孝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孝文化是孝感的特色文化,是孝感的城市名片。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海内外华人广泛认同。大力弘扬优秀传统孝文化,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是提高孝感知名度、提升孝感城市形象、增强孝感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孝感坚持开展孝文化系列活动,使孝文化艺术节成为湖北较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2007年举办的"中华孝文化活动月"活动,名列全省2007年度对外文化交流十大新闻,"孝文化艺术节"被评为湖北省重大宣传文化活动品牌。这是孝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结果,是宣传文化部门不懈努力、相关部门和有关企业大力支持的结果。通过举办孝文化艺术节,将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孝感孝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开发前景,进一步扩大孝文化的对外影响,进一步确立孝感是孝文化重要发源地的地位,进一步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力地促进社会的文明与和谐。
孝感古属荆楚,山清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的交汇处。经过勤劳、智慧的孝感人民近五千年的传承、创新和发展,铸造出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也使孝感成为中国孝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除“卖身葬父”的董永外,辖区内还有“扇枕温衾”的黄香和“哭竹生笋”的孟宗这三位中华《二十四孝》中的大孝子。孝感实因出孝子多、民风淳厚而得名。仅明清有名有姓有记载的孝子就有493人。解放后,孝感历届党政领导,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都十分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因此,至今孝风盛行,孝址多处,孝艺精湛。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孝文化不仅成为孝感的特色文化;孝感的特产特物也无不成为传播孝文化的有效载体!湖北职院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学院建设与发展全局,十分重视文化建设、道德建设,发掘厚重的中华孝文化资源,以“行动体验、成人成才、回报奉献、共创和谐”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活动,培养“感恩、责任、忠诚、创业、奉献”品格、具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意识的高技能人才,涌现了谭之平等一批先进典型,形成了我院宣传思想工作和校园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推进中华孝文化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以中华孝文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湖北职院的办学特色之一。湖北职院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路子,以中华孝文化育人,先后荣获湖北省构建和谐高校优秀单位、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湖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突出贡献奖、国家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二等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张昌尔、中共孝感市委书记黄关春、中共孝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栾春海等先后就湖北职院弘扬中华孝文化、孝子谭之平先进事迹作出批示。谭之平先后荣获湖北职院感恩之星、孝感市十大孝子暨孝老爱亲楷模、孝感市十大杰出青年、湖北省自立自强优秀大学生、湖北青年四五奖章金奖、湖北省自强奉献优秀大学生、全国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全国30多家媒体对谭之平先进事迹进行了广泛报道,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中国硬笔书法》报道)
|